功烈光明照天涯
唐王朝存在了將近300年,有經天緯地的皇帝,有忠心貫日的大臣,有名動天下的詩人。而浮沉政壇四十余年,歷仕六朝,五次進京為官,四次被貶,兩次拜相的李德裕,必須是唐代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本書在不影響史實的基礎上 ,合理地還原了當時的環境,使人物更加鮮活。作者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,通俗平實的語言加上適當的情感,告訴了我們一個這樣的李德裕:
為天地立心:他有正天下不正之風的責任感,禁厚葬之陋俗,破巫祝之迷信,禮佛教但嚴禁佛寺僧人虛妄神跡,信道教卻從不結交裝神弄鬼之道士。深信并且秉行“親戚之義,不可去也,人倫之教,不可廢也!
為生民立命:國富民易生,為使潤州安定,他帶頭節支,力倡節儉,興利除弊,與民休息,短短兩年,使府庫充實,財政寬裕。
為往圣繼絕學:他好著書為文,雖位極臺輔,而讀書不輟。在長安,他把府中一個小院命名為“起草院”,建有一座涼亭名“精思亭”,每朝廷用兵,詔令制置,他獨處亭中,凝然握管,文思泉涌,筆墨翻飛,為后世留下了很多情感真摯,邏輯清晰,具有文學價值的古文。
為萬世開太平:身為文職的宰相,他卻可以決策論兵,文韜武略,征討藩鎮叛亂,以身捍難,功流社稷。表現了中國歷史上一代卓越政治家、文學家的杰出才干與風范,贏得了后人的高度贊譽。
古往今來,那些讓歷史銘記的人物,不僅要有超世的才干,還必須要有忍辱負重、堅韌不拔、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勇氣! 而功成北闕,魂祭南溟的李德裕,正是如此。
|